
资讯详情
在医疗服务的战场上,每一帧影像都是无声的“生命密码”,每一位医者都是执着的“健康解码人”。近日,我院CT室与门诊团队以专业实力与责任担当,为患者筑起一道守护生命的坚实防线。
吕女士四个月前体检发现的肺部阴影,像一片挥之不去的乌云。然而,谁也没想到,这场看似寻常的复查,竟在黑白影像中牵出了另一个潜藏的危机,更让丰润区人民医院多科室医生的专业与担当,成为守护生命的关键防线。
【惊险的“跨界”发现】
48岁的吕女士带着肺结节复查的CT申请单离开全科医学科的诊室时,未曾想到一次常规肺结节复查竟意外发现了新的健康隐患。CT室孙医生在仔细研判肺部影像时,敏锐捕捉到胰腺尾部下方见一软组织密度结节,大小约1.7*2.1cm,这个本不属于肺部检查重点关注的区域,却因这一多出来的病变,在专业审片者眼中亮起“红灯”。副主任张华立即参与到报告的审核中。胰腺周围病变多与胰腺或腹膜后其他结构有关,恶性肿瘤常见。此病例应结合病史及相关检查,排除肿瘤。拥有26年影像诊断经验的张华主任深知责任重大,在报告中标注“建议结合临床排除腹膜后占位病变”,为后续诊疗按下加速键。
【诊室里的责任接力】
全科医学科周相娟主任接过CT报告单,职业敏感性让她立刻联想到腹膜后占位有一大部分可能是恶性肿瘤,危害性大,绝对不能懈怠,要积极救治,不能延误。但为了稳妥起见,她立即拨通了普外科副主任李晓民的电话。“腹膜后结构复杂,这个位置的淋巴结肿大需要高度警惕。”两位医生从淋巴结的形态结构到血流特征,从解剖位置到临床指南,经过严谨推敲,最终达成共识——建议患者到上级医院进一步诊治,为患者及时干预获得最佳治疗窗口。
当患者在唐山市人民医院和天津市肿瘤医院这两家知名三级医院诊疗时,都得到:“你们当地县级医院拍肺CT就能发现这么隐蔽的腹膜后病变,医生的认真负责和技术水平真不简单!”的评价时,吕女士感慨不已。
【精进之路:藏在细节里的医者匠心】
CT室——医院的“鹰眼”团队,科室拥有西门子、飞利浦等三台CT检查设备。近年来最新引进的西门子SOMATOM Drive128层螺旋量子双源CT,配备两套球管及探测器系统,具有超高速、低辐射、高智能的特点。CT室作为丰润区最早成立的相关科室,从成立初始到现在,经过几代人的开拓奋进、努力拼搏,不断发展壮大,如今拥有主任医师一名,副主任医师两名,中级职称8名,全科人员均拥有大学以上学历。科室拥有完善的工作制度和质量控制体系。从严格的“双人审核制度”到“危急值15分钟响应机制”,整套质控体系确保每个异常征象都能得到应有的重视。
全科医学科——作为医院“年轻”的科室,成立于2022年,拥有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4名,研究生3名,大学本科学历5名,技术力量雄厚,专业知识扎实,能顺利开展内科系统多发病、常见病、多病共患的系统诊治,成功抢救了多个急危重症患者,使他们转危为安。科室自成立以来,成功医治了数千个病人,收到近20面锦旗和表扬信,得到了患者和家属的好评,也得到了医院领导和同行的认可。
吕女士的经历,只是众多就医者的一个缩影:从CT影像上1厘米的异常点,到多科室的紧急联动,再到上级医院的高度认可,这不是偶然的“幸运”,而是丰润区人民医院全体医护人员用专业、耐心和协作书写的必然。
这次成功的早期预警,正是我院践行“患者至上”理念的生动注脚。CT室的每一次精准测量,门诊医师的每一次及时联动,都是对“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践行。在医疗质量提升的路上,我们始终坚信:真正的医者仁心,既要有见微知著的慧眼,更要有生命至上的担当。未来,我们将继续以匠心守护每一帧影像,用责任照亮每个生命希望!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相关资讯

关注微信公众号
唐山市丰润区人民医院 冀ICP备2020020244号-1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唐山